一、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在多长时间内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复议后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复议逾期不决定的,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当然,不动产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二十年内,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五年内必须要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诉讼的特征有哪些

  1、行政诉讼所要审理的是行政案件。

提起行政诉讼法的期限(行政诉讼应当在几日内提出)

  2、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进行的一种司法活动。

  3、行政诉讼是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以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4、行政诉讼是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

  5、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具有恒定性。

  以上就是法律咨询网www.zhenruikeji.com小编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如果是先复议再提起行政诉讼的,要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如果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出决定的,要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直接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您可以在法律咨询网www.zhenruikeji.com上向专业律师进行更多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