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口头合同如何避免纠纷

  实践中规避风险

  亲友之间,如果发生经济往来进行口头约定时,按照民间的习俗,一般不签订书面协议。针对这类口头协议,

  第一是慎重选择合同相对人,并着重考察其诚实信用状况,并对其进行资产考察;

  二是应该找双方共同的亲戚或是毫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在三方都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口头协商;

  三是如果发现对方有可能在日后履行合同中发生困难,最好要求对方提供担保人;

口头合同如何认定(口头合同的法律规定)

  四是合同履行期间,也要及时关注对方的动态,并留下相关证据;

  五是对涉及重大利益的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签约,以此来规避潜在的道德风险。

  如果双方当事人长期通过口头协议进行合作,可以在后续履行口头合同中,通过书面、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方式来沟通,这些文件、信函、意见、信息沟通,也都会成为口头合同的有益补充和证明。亲友之间口头约定金额较大的借款合同,如果碍于情面仅进行口头协议,又缺乏第三人在场,最好能够妥善保存好银行提供的各种票据,尽量避免使用现金支付。

  以上就是在签订口头合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我国对于口头协议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某些具体的合同不适宜采取口头形式,而无其他过多说明。因此建议当事人在签订口头协议时,应尽量对相关事宜做出明确约定且收集好证据。如果对此还有疑问,法律咨询网www.zhenruikeji.com还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