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从概念上讲,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这一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获得取保候审,可以避免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被长时间羁押,保障他们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例如,一些犯罪嫌疑人可能只是涉嫌较轻的犯罪,或者他们有着稳定的社会关系和住所,对社会没有明显的再犯危险,取保候审既有利于他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安排,如继续照顾家庭、维持企业经营等,同时也不会影响案件的正常侦查、起诉和审判进程。
从司法机关的角度看,合理运用取保候审措施有助于节约司法资源。不需要将所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进行羁押,减轻了羁押场所的压力。并且,通过要求保证人或者保证金等方式,能够有效地约束被取保候审者的行为,确保他们在诉讼过程中不逃避责任。当然,司法机关在决定是否取保候审时,会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等多种因素,确保这一制度的公正、合理运用。
总之,取保候审制度在保障人权和实现司法公正高效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