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包括哪些

  1、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认为需要的证据包括:

  (1)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由什么审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用什么审理?)

  (2)涉及身份关系的;

  (3)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

  (4)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5)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六条

  二、民事公益诉讼的流程是怎样的

  1、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告提出反诉请求的,不予受理。

  2、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第一审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原则上适用人民陪审制。当事人申请不适用人民陪审制审理的,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决定不适用人民陪审制审理。

  3、人民检察院与被告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将协议内容公告,公告期间不少于三十日。公告期满后,人民法院审查认为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出具调解书。

  4、人民检察院在法庭辩论终结前申请撤诉,或者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人民检察院的诉讼请求全部实现,申请撤诉的,应予准许。

  5、对于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公益诉讼判决、裁定,当事人依法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抗诉或者其他当事人依法申请再审且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的,分别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审理。

  依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认为需要的证据包括: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涉及身份关系的;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等。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到法律咨询网www.zhenruikeji.com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