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交易、房地产买卖、劳动合同等领域,合同是双方权利义务的明确载体,近年来,“鸳鸯合同”这一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关注,所谓“鸳鸯合同”,是指在同一笔交易中,双方签订两份或多份内容不一致的合同,通常一份用于实际履行,另一份用于向第三方(如税务机关、监管部门)展示,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律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律师使用“鸳鸯合同”是否违法?这一问题不仅涉及法律风险,更触及律师的职业道德。
“鸳鸯合同”的法律性质
从法律角度看,“鸳鸯合同”的本质是一种合同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合同双方通过签订内容不一致的合同来规避法律义务或欺骗第三方,这种行为显然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可能构成合同欺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如果律师参与“鸳鸯合同”的制定或实施,可能被认定为共犯,面临刑事责任。
律师参与“鸳鸯合同”的法律风险
-
民事责任:如果律师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协助客户签订“鸳鸯合同”,可能被认定为共同侵权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在房地产交易中,如果律师协助签订阴阳合同以逃避税费,可能会被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并面临罚款。
-
行政责任:根据《律师法》第四十九条,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提供虚假证据或者隐瞒事实,如果律师参与“鸳鸯合同”的制定,可能被司法行政机关给予警告、罚款、暂停执业甚至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处罚。
-
刑事责任:如前所述,律师参与“鸳鸯合同”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共犯,如果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伪造、变造证据,还可能涉嫌伪证罪或妨害作证罪。
律师职业道德的考量
律师作为法律职业的从业者,不仅需要遵守法律规定,还需恪守职业道德,根据《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律师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参与“鸳鸯合同”的制定或实施,显然违背了律师的职业道德,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还可能对律师的职业声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律师作为法律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为己任,而不是成为规避法律甚至违法行为的帮凶。
如何避免“鸳鸯合同”的法律风险
-
加强法律意识: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明确“鸳鸯合同”的法律风险,避免参与任何可能违法的行为。
-
严格审查合同:在为客户提供合同审查服务时,律师应当仔细核实合同内容,确保其真实、合法、有效,如果发现客户试图签订“鸳鸯合同”,应当及时劝阻,并告知其法律后果。
-
坚守职业道德:律师应当始终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为己任,避免因短期利益而损害职业声誉和法律责任。
“鸳鸯合同”作为一种规避法律义务的手段,其违法性和法律风险不言而喻,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律师应当以身作则,坚决抵制这种行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当加强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避免因参与“鸳鸯合同”而陷入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困境,才能真正履行律师的社会责任,赢得客户和社会的信任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