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证认证时间是多少

  依据公证法的规定,公证申请人只要提供的证明材料是真实、合法的,公证机构应该在十五日内出具公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三十条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二、公证的范围

  1、证明法律行为。

  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如订立合同、招标、拍卖、收养、赠与等。法律行为的公证必须同时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行为的内容和形式不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共利益。

  2、证明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是指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书和书面形式的法律行为,而这些有法律意义的文书都能作为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证据。如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学历等。只要文书的内容不与我国现行法律、政策相违背,公证机关都应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公证,以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3、证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是指法律上对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或民事权利的实现有一定影响作用的各种客观事实。如证明出生、死亡等事实;证明意外事故,如空难事故,海损事故,风雹、洪涝灾害等意外事故。法律事实包括事件(自然事件、社会事件)和行为两类,但并非所有的事件和行为都是法律实事。只有当法律规定把某种事实同一定的法律后果联系起来的时候,即产生、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关系时,这种事实才被认为是法律事实,才具有法律意义。

公证认证时间是多少(公证书认证)

  三、公证员资格条件

  公证员是指符合《公证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条件,经法定任职程序取得公证员执业证书,在公证处专门行使国家证明权,独立办理公证事务的业务人员。

  担任公证员的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担任公证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年龄二十五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

  (四)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六)在公证机构实习二年以上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并在公证机构实习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第十九条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审判、检察、法制工作、法律服务满十年的公务员、律师,已经离开原工作岗位,经考核合格的,可以担任公证员。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臻睿律师网www.zhenruikeji.com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