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其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这里的“人”一般指的是自然人,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如果其中一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例如一个成年人与一个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不能构成共同犯罪,而只能由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二、主观要件
- 共同故意 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意味着他们都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且,这种故意是在事前或者事中形成的,各犯罪人之间存在着意思联络。例如,甲乙二人商议去盗窃丙家,这就体现了他们之间就盗窃这一犯罪行为存在共同故意。
- 共同目的 除了故意之外,往往还具有共同的犯罪目的。在某些犯罪中,如抢劫罪,犯罪人共同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同时还伴有暴力威胁的故意。
三、客观要件
- 共同行为 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这些行为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共同行为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例如,在一个看守仓库的保安与外部盗窃者勾结的案件中,保安的不作为(本应阻止盗窃却不阻止)与盗窃者的作为(实施盗窃行为)相结合,构成共同犯罪行为。
- 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各犯罪人的行为都与最终的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每个犯罪人的行为在危害结果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大小不同,但都对结果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正确理解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对于准确认定共同犯罪、合理分配刑事责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