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处罚后一直未申请强制执行超过法定期限还能申请吗?

  行政处罚后一直未申请强制执行,超过法定期限的,不能再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3个月。

  《行政强制法》

  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行政处罚后一直未申请强制执行超过法定期限还能申请吗(行政处罚未及时申请强制执行)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三、行政强制执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1)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行政强制执行以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中要求履行的义务为前提。

  (3)行政强制执行的内容,是行政处理决定中要求相对人履行的义务。

  (4)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是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中要求履行义务的相对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四、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有哪些?

  1、目的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强制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则是使相对人的人身与财产保持一定的状态,从而预防、制止或者控制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或危险状态。

  2、前提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法定义务人不履行法定义务;行政强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为适用条件,而是以危害社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前提。

  3、动因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起因只能是义务人负有不作为义务而作为或负有作为义务而不作为的行为;而行政强制措施的起因,既可以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也可以是危害社会的某种事件的发生,甚或是某种状态的出现。

  事实上,行政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不会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相对人对行政处罚有争议的,有权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行政处罚相对人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加处罚款或滞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