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决土地征收纠纷需要以行政复议为前置吗

  土地征收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前,应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时,才能提起行政诉讼。所以行政复议是土地征收纠纷解决的前置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二、土地征收程序规定

  1、建设项目用地单位报市、县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用地申请》。

  2、市、县国土行政主管部门拟定《征收土地方案》。

  3、市、县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将拟定的《征收土地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进行征地审查。

土地征收行政复议的案例(关于征收土地行政复议的期限)

  4、如果超过同级人民政府的权限,应逐级上报到有审查权的人民政府。

  5、有权审查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向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下发《征地审核与批复》。

  6、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发布征收土地公告。

  7、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国土部门制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8、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9、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国土部门组织实施补偿安置工作。

  10、国土部门向建设项目用地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证书》进行确权。

  依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权益时,应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不服再起诉,所以土地征收是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法律咨询网www.zhenruikeji.com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