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分类有哪些?

  (一)代履行

行政强制执行的类型(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

  代履行,又叫代执行,是指义务人不履行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或者行政行为所确定的可代替作为义务,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法。 代履行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

  1. 存在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事实,且此种不履行因故意或过失引起。

  2. 该行政法上的义务是他人可以代为履行的作为义务。

  3. 代履行的义务必须是代履行后能达到与相对人亲自履行义务同一目的的义务。

  4. 由义务人承担必要的费用。

  (二)执行罚

  执行罚是一种间接强制执行的手段。它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拒不履行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当事人进行制裁,以迫使当事人自觉履行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的法律制度。执行罚可分两类:一是执行行政罚;二是执行罚。

  (三)直接强制

  直接强制,是指在采用代执行、执行罚等间接手段不能达到执行目的,或无法采用间接手段时,执行主体可依法对义务人的人身或财产直接实施强制,迫使其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强制执行方法。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一)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要经过以下程序:

  1.告诫 ;

  2.陈述和申辩 ;

  3.制作执行决定书 ;

  4.送达 ;

  5. 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方式 。

  (二)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的申请,一般进行书面审查。对不受理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行政机关,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以上就是我国法律上对于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程序,当事人在收到司法判决决议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处理,如果拒不执行相关司法决议的,行政机关是有权向司法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这时可以对当事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支付处理。